忆鳌福峥嵘岁月,守鳌福红色初心——鳌福的起源

查看次数:4104 更新时间:2021-06-30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惠民生。 从今天开始,小编要分几期为我们鳌福朋友们讲述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和工厂,有党建史、有人物事迹、有传奇故事、有你意想不到的种种......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惠民生。

从今天开始,小编要分几期为我们鳌福朋友们讲述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和工厂,有党建史、有人物事迹、有传奇故事、有你意想不到的种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鳌福起源地鳌角石的故事

鳌福发源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角石村。鳌角石村位于即墨区东部、崂山北麓,鳌山卫西偏北4.5公里,大任河南岸,紧邻青岛蓝谷。红瓦石墙,绿树成荫,原态风味浓厚。据《李氏族谱》载:明初,李氏由云南迁于鳌角石村。明人周如锦《鳌山考》:“天柱之下,有片石甚奇,如鏊而有三脚,俗呼鏊角石。”鳌角石村因此得名。


1643014552622144.jpg

1643014559952593.jpg

天柱山雄姿

       历史上,鳌角石是个土地贫瘠的贫穷山庄。明朝《即墨县志》称其“石厚土薄,犁锄所不能施”,“瘠薄荒芜尤甚”。全村1400多亩耕地,被九沟、五岭、十三个山头分割成5300多块贫瘠荒凉的小地块,旱涝频仍,解放前夕每亩单产仅160斤,当地民谣说:“ 山岭薄地鳌角石,年年受穷白出力。吃的糠菜穿破衣,扛活要饭住不得。” 村民生活极其贫困。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1961年党支部成立,这是第一届党支部,标志着鳌角石开始新的历史发展进程。鳌角石党支部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打动和依靠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靠着勤劳的双手,修地堰、治河道、挖平塘、修水渠,削平了五座山包,根治了五道山岭,填平了七条大山沟,修建了总长4.5万多米的梯田石堰、4万多米的水渠和地下管道。硬是用十几年的时间,将“瓢一块、碗一块,块块露着石头盖”的破碎山地,改造成了七大块平坦整齐的“人造小平原”,原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稳产高产的“米粮川”,全村97%的耕地实现了农耕机械化,灌溉自流化,种田科学化,创造了粮食亩产双千斤的奇迹。同时,坚持农、林、牧、副和文化教育、村庄建设全面发展,是当年即墨全境粮食亩产第一名的农村村庄、第一个吃上白面馒头的农村村庄、第一个通电的农村村庄、第一个全村使用自来水的农村村庄,谱写了一部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时代画卷,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村庄创办过20余家企业副业,均以“鳌福”品牌命名,意为“让所有村民都过上幸福生活”。

1643014591769816.jpg

美丽乡村

1643014605701354.jpg

2020鳌角石社区俯瞰图


1、合作化之路

(1)苦难深重的穷山村

历史上,鳌角石一直以“穷山恶水、山多地少”而闻名,三面是山,土地贫瘠。同时,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极差。属于即墨县最贫穷的地方之一,村民多以野菜充饥或者四处讨饭为生,生活极为困苦。

(2)穷人翻身,当家做主

解放初期,鳌角石村属于即东县第九区(鳌山)大任乡,在区、乡干部的帮助下,鳌角石成立了村民代表委员会。1949年10月的一天,鳌角石村民汇聚在祠堂里聆听区、乡干部讲话“乡亲们,咱们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现在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以后再也不要说‘民国’了。以后我们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翻身解放,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 “共和国” “社会主义”,这些新名词让人们意识到:“天终于变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1950年冬天,在区工作组的发动和领导下,鳌角石进行了土地改革,昔日生活贫苦、地位低下的贫下农分到了土地、房屋、浮财,翻身做了主人。

(3)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

1953年9月,党中央发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全国农村掀起了大搞互助组、合作社的运动。1952年冬天,即东县第九区率先成立了本地区第一个合作社(初级社),开农村合作化之先河。1954年春天,鳌角石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初级社),起名“建设社”。充分发挥了组织起来,集体生产的优越性,提高了生产能力,增加了粮食产量和社员收入。

鳌角石解放初期没有党员,也没有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的运动,鳌角石涌现了一批积极上进的的优秀分子。经过合作化的考验,这些积极分子中有许多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据1962年统计“鳌角石现有党员13人,其中正式11人,候补2人。”

(4)三年灾害,共渡难关

1959年至1961年,即墨县发生了严重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导致连续三年粮食大减产。在党支部的备荒救灾安排下,共同渡过了这一艰苦时期。

(5)坚持集体,生产自救

1961年3月,成立了鳌角石生产大队,同时,中共鳌角石生产大队党支部成立,鳌角石首批共产党员李爱昌当选为党支部第一任书记。从此,鳌角石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进程。

党支部坚持集体生产道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扬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备荒救灾,使得全大队社员群众顺利渡过难关。

1643014625975715.jpg

李爱昌带领村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学习大寨,改天换地

(1)愚公移山,初创辉煌

1963年,鳌角石党支部和大队、小队干部集中一起对鳌角石的发展历程和成就、缺点做了总结:鳌角石三面是山,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地下。通过分析研究,恶劣的环境制约了鳌角石的发展,要想创造幸福生活,就得学习愚公移山,学习大禹治水,学习精卫填海,从改土治水入手,逐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益。

在鳌角石党支部的领导下,治山治水、改造良田、封山造林。粮食获得大丰收,同时,1963年鳌角石大队新建起大队自办学校,山村的孩子开始享受正规的教育。喜上加喜的是鳌角石村投资购置电线、电灯等电器设备,将电流引进200多户社员家中,鳌角石成为第一个通电的农村村庄

(2)学大寨,找差距

1964年响应国家“农业学大寨”,鳌角石的干部还去了当年国家领导人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的临沂地区莒南县厉家寨村和被山东省誉为“远学大寨、近学(黄县)下丁家”的全国学大寨典型黄县(下丁家)村参观学习。鳌角石的干部受到巨大冲击,深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未来攀登的目标,在农业学大寨,治山治水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取得了重大成果。

(3)首站椒树沟,苦战磕巴石

椒树沟是鳌角石十几条大冲沟之一,长约400米,在山水常年冲刷下,形成了深达八九米,最宽处有100多米的大深沟。水土流失严重,庄稼十年九不收,成为鳌角石干部和社员的心病。1965年冬天,大雪飘飞,寒风刺骨,首站椒树沟的战斗打响了。在干部的领导下,五百人齐上阵,顶风雪冒严寒,吃在山上,睡在山上,大干苦干一百多天,终于将“鬼见愁”的椒树沟治服了。垒地堰九道,垫出了16亩大寨式的良田,昔日“鬼见愁”的“椒树沟”变成了鳌角石的“米粮川”。

在整治山地的会战中,苦战磕巴山是最著名的一个案例。磕巴山是北山脚下的一座小山丘,因山顶上有两块巨石呈八字形卡(磕)在一起而得名,位置在椒树沟以东的山坡上。山上除了光溜溜的大石崮外,仅有的十几亩耕地被分隔成岩石裸露的200多块小地块。为了搬走这座拦路虎,全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火药炸,钢钎撬,硬是将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山丘削平,把凿山的石头,肩扛人抬运下山,垒地堰,修平塘,再把山下的土壤运到山上填埋石坑,整理成平地。经过一个冬春苦战,终于削平卡八石山头,造出来57亩高标准“大寨田”,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

在接下来的日子,鳌角石人民再接再厉,又先后整治了“小山子”、“羊角山”、“埠墩山”、“巴崮山”等四个山头和6道山岭,修建了数万米的地堰,填平了大东沟、蛇螳沟等大山沟,起高垫低整修平原;治理了西南山、西北河(小山子河)和天柱山下的南沟、石柱涧。开挖了新河道,遏制了洪涝灾害。

(4)修订《五年规划》

1966年,鳌角石党支部和大队管委在县委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在1964年《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制定了《鳌角石大队五年规划(1966-1970)》。

(5)水利大会战,四挖大平塘

“平塘”是即墨地区对大口水井的称呼。是在干旱缺雨的地区修建用于储存雨水和地下水的水利设施。

鳌角石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党支部决定利用平塘水库蓄积雨水用于田地浇灌。群众积极性高,干劲大,经过一个月大平塘在铺设石块,砌筑井壁的时候,一场大暴雨从天而降,山水和大任河的哄水卷着沙石一下子淤平了新挖的平塘工地。有人说“苦战一个月,一场雨冲平,快停下来吧,哪有汛期在河岸上打平塘的,别劳民伤财啦”,面对质疑带头人李爱昌并没有放弃,开始了二战大平塘。

始料未及的是,再挖工程奋战了半个月,淤泥砂石即将清除的时候,又一场大雨降临,汹涌的洪水再次将平塘淤平。“大水冲了平塘,但冲不跨我们的意志!”关键时刻,党员干部鼓舞士气,开始了第三次挖井工程。

1970年的天气极其反常,春天大旱之后,到了夏秋季节又连下暴雨,老天爷似乎有意跟鳌角石人过不去,当第三次完成清淤工程,正在铺砌石块的关键时刻,又一次特大暴雨降临,瞬间淹没了平塘工地,整个工程前功尽弃。在危机关头,支部书记果断部署,采取紧急措施,鳌角石男人、妇女齐上阵,历时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经过三挖三淤,终于在‘龙王’鼻子底下挖出来大平塘。”

“四战大平塘”的英雄事迹,充分显现出鳌角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员群众的伟大力量。

(6)奋发图强,再创辉煌

在以后的几年里,鳌角石党支部集合全大队大搞水利建设,“困难面前不低头,成绩面前不骄傲”是鳌角石人的基本原则。在取得治山挖平塘的胜利后,党支部和社员群众并没有停下治山治河的脚步,1974年又规划整修了曾经给他们带来灾害的大任河;1974年5月建成了鳌角石东大桥。

(7)牢记党的宗旨,关心群众生活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鳌角石党支部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想着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生活。全身新地投入到治理山河发展生产的斗争中,全面发展农林畜副,增加群众收入;在村里设立医保站,解决看病就医问题;重视文化宣传工作,定期放映电影,办广播站,宣传国家大事;建设大礼堂,为群众提供集中开会学习和文化娱乐场所;1974年还给每户安装了水龙头,鳌角石成为即墨农村第一家吃上自来水的村庄;1972还建设了幼小初高年级齐全的鳌角石村办学校,注重文化教育。

(8)英雄辈出,群星灿烂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鳌角石党支部书记李爱昌是鳌角石发展的带头人,早在合作化初期担任文书的李爱昌就指导办起了鳌角石村第一个互助组。1975年党支部书记李爱昌被选举为中共即墨县委副书记。鳌角石大队贫下中农协会主任、带领10名老石匠修水渠、建大桥的基建队队长李云聚(鳌福创始人父亲)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43014688194783.jpg

大寨梯田


3、改革开放与践行“莱西经验”

(1)艰难抉择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全国经济开始转轨升级。1982年之后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浪潮席卷全国。这时的鳌角石人,正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全村的劳动成果都是靠走集体化道路挣来的,一下子包干到户,未来的路何去何从?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李爱昌和党支部其他人陷入两难境地,最终根据鳌角石当时的情况确立了包产到户的四项政策,尽可能的保留了集体化的家底不受损失,从而为鳌角石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承上启下,稳定发展

1983年鳌角石终于开始实行“大包干”制度,将土地、副业承保个人。从集体到个体,这是时代的变革,也是新形势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村办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锚链厂被鳌福创始人李建品承包(这就是鳌福的前身)。

(3)践行“莱西经验”,探索发展新路

1990年,以党支部为核心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村级民主政治配套建设,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莱西经验”,被中央组织部总结提升后在全国推广,成为新时期党在农村坚持党建引领和发挥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纲领性文件。鳌角石党支部积极实施“莱西经验”,在党建引领,支部建设和发展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中再次走在前面。

践行“莱西经验”时期,1987年,村“两委”针对因出口量下降和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现状,研究决定对锚链厂进行产业转型,停产了技术含量低、市场波动较大的锚链加工产品。在村集体资金支持下,引进了维修汽车的专用设备——汽车举升机设计图纸。经过工厂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克服技术难关,终于研制出了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的“电动机械式汽车举升机”新产品,受到汽车维修业界的好评。自此鳌福推出国内首台大车举升机,填补了行业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1989年鳌福国内首创的机械式大吨位举升机、液压举升机、楼层举升机荣获国家新产品奖。1992年8月,在全国科技成果展交会上,即墨市鳌山汽车保修厂(原鳌角石锚链厂)生产的“QG-2.5型电动机械式举升机”获得金奖。

(4)产业转型,林茶致富

1997年,李建品(鳌福创始人)成为鳌角石第三任党总支书记。不断探索、考察,由李建品拍板,决定引种茶树,发展茶叶种植。1998年开始建茶园开始,为打消群众顾虑和不影响承保农田的变动,村“两委”成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每人认种1亩茶园。村“两委”指定各种政策,解决茶农的技术、资金问题,经过几年的艰辛探讨,全国纬度最高的茶园在鳌角石扎下了根,抽出了茶叶,鳌角石在实施新产业转型方面又取得了成功。

在以后的发展中除了引进茶、林、花卉农业新产业外,鳌角石在年工业水利设施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较大的成就。

(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谱新篇

2019年以来,在践行“莱西经验”和乡村振兴战略活动中,鳌角石村被青岛市即墨区定位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即墨区和鳌山卫街道党委领导下,鳌角石村党总支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兴村”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充分发挥产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产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村庄产业发展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在贯彻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勉力打造“齐鲁样板”工程中作出了新的探索与创造。

1643014668475258.jpg

红色传承先辈


现在,在鳌角石党总支的带领下打造了全省首家村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馆,传承“红色灵魂”。还引进且发展了茶叶、梅花、苗木、农旅等产业,建设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等。每当周末,这个山村便热闹起来,一辆辆大巴载着游客拥进这里,人们尽情领略用勤劳双手捧出的人造奇观:引水上山的红旗渠,散发清香的茶叶地和染红山头的梅花谷……